養鰻甘苦談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作者黃金岳

緣起

   此次草港國小組隊參加網界博覽會,題目選定為「鰻之鄉」,此舉非但充分發揮資訊教育往下紮根的意義,難能可貴的是,選定的題目能和學區內的產業相結合。藉著這樣的活動,學校、老師、學生、家長形成另一種形式的互助,提早讓學生了解產業動態,也讓家長參與資訊教育。我等身為家長,由衷感謝蘇校長、蔡主任、柯老師的用心。蘇校長囑咐我寫一篇養鰻業者的心聲,雖然這雙手自從開始養鰻、捉鰻後,絕少握過筆。但為感謝蘇校長的這番盛意,亦自期藉此回顧一下養鰻業近二、三十年來在本區的發展,時值養鰻業形勢非常嚴峻的時刻,以養殖業的角度,思慮一下往後當何去何從?勉力接下這項任務,野人獻曝,寫的不好或不對的地方,請師長們及業界先進多多指教

回顧 

  養鰻業在台灣的發展如同很多工商業項目,萌芽於五十年代,六十、七十年代最為興盛,八十年代漸次式微。台灣的鰻魚可說是應日本市場需求而開發生產的,幾十年來日本幾可說是唯一的市場。整個產業的原料物─飼料、種苗及產品─活鰻、加工鰻都是外貿產品,早就在國際市場自由競爭,現今雖沒有加入WTO的衝擊,卻也同樣面臨很多困難,往後要怎麼發展,正考驗著業者的智慧。 

  養鰻業發展初期,彰化縣是最主要的生產區,彰化縣內又多集中於鹿港、福興等沿海鄉鎮。這應該是得力於養鰻業的多位元老是本地人,又有研究單位鹿港水產養殖試驗所全力配合,加上本區的地勢平坦,氣候適中,水資源豐富,電力配置周全。最主要的是業者勤奮敬業,沿襲先民刻苦耐勞之傳統,篳路藍縷,開挖濱海鹽濕貧脊之地,築池投產,餵食巡塘不分晝夜。這些養殖業發展最具利基的因素全都具備,難怪業界前輩先進一點燃星星之火,立成燎原之勢,飛躍成長。六七十年代極盛時,沿海一代養鰻場星羅棋布,極目所至,處處水花。入夜後更是燈火輝煌,探照燈此起彼落。市區兩家製冰廠前,出貨卡車打冰還要排隊。一條鰻魚吵的鹿港一帶熱鬧非凡。七、八百公頃的鰻池,上萬噸的年產量,造就了不少人的家業。六十年代一噸鰻魚可換得好幾分地,七十年代連續多年的好行情,害的附近有田地的人心都癢癢的。一波波的熱潮,鼓動了一波波的人潮相繼投入此行業,因此使的本學區內的崙尾庄成為縣內養殖戶最多的一區。進入八十年後,起先是七十九、八十年的鰻價低迷,隨後八十二年起因鰻苗欠收苗價高漲,連續五六年每尾40~50元的超高苗價,經營風險相對提高,終至放養規模日愈萎縮。雖然八十八年後鰻苗量較盛,苗價回降,卻是連年行情低迷,入不敷出,業者莫不咬牙苦撐,或者暫時退場觀望,生產面積恐不及二百公頃,產量也僅有3~4000頓。 

滄海桑田 

  經過五十年代的開發期,進入六十年代,台灣鰻魚的年產量已有五、六千噸,此後持續成長,到八十、八十一年達六萬多噸,佔日本市場消費量的一半以上,之後因中國大陸的的年產量的快速成長,搶佔日本市場,使得台灣鰻的日本市場佔有率一度低於10%,最近三、四年年產量雖回復到三萬噸上下,然而,在日本的市佔有率卻仍不及二成。

  從六十年代初期台灣有了規模產量以來,這三十年期間,有六十八、六十九年、七十九、八十年及八十八年起至今年,有三度鰻價價格極度低迷,單價都在台幣二百元以下,這是遠低於成本之下,讓業者受傷慘重的慘淡期,也引發了業界的調整。這在我們彰化區明顯可見的是:自第一次低迷以後,面積一、二十公頃以上企業型經營的養殖場發展遲滯下來,家庭式經營的養殖場成為主要的生產單位,雲嘉南地區土提軟池式興起。第二次低迷後大型場陸續停產,本區休養的池子四處可見。原本熱熱鬧鬧朝氣澎渤的氣氛逐年沉寂下來,有些池子被剷平恢復農作,有的則任其荒無,雜草叢生,淪為水鳥的棲息之地,二三十年的光景,眼見樓起了,樓垮了,變化之速,令人唏噓! 

產業特性 

  鰻魚養殖是屬於農業中的陸上水產養殖業,它的產業特性有別於工商業,與農業中的其他項目也有所不同,存在於此一行業的特性有:

        一.鰻魚一定要活著才有價值,養殖者的責任就是要確保其存活、成長。鰻魚的生命力極為強韌,但由於養殖環境的限制或者是操作管利的不當,在場內其生命有可能很脆弱。

        二.鰻魚如同一般農場品,時常因一時的供需失衡造成價格劇烈波動,導致經營風險很高。與其他國家產區相比,台灣的投苗期都較晚,養成期也較長,每年投入的種苗都要跨年度養成,時間越長,風險越不容易評估。

        三.鰻苗來源全為天然產,產量的多寡由老天決定,因此成鰻產量也是由老天所定,不是人為可快速擴充。以長期的觀點來說,整體產量不是可以無限增長的,很可能會在近幾年的總體產量內起伏,亦即可以不必太在意會有更多的產品投入市場。

        四.產品集中外銷日本,雖有市場過度集中的風險,然其消費量尚可稱是在穩定中成長,也因此養殖業者之間不存在市場競爭的因素,反而有藉集體力量提升產品形象的迫切壓力,故業者間互動良好,氣氛和諧。

        五.養鰻業經過幾波起伏後,產業結構愈趨完整,很少有新人再進入,各個分工階段就是那幾個人在操作,大部分是靠信用生存著,大體上來說都滿健康的,交易上較少風險存在,因此交易上較無壓力。亦即有一個較為單純的經營環境。

養鰻甘苦 

  業者的型態絕大多數是小規模的個人式經營管理,業主必須親自從事日常的現場作業,也必須承受經營成敗,盈虧的壓力。

  由於水底漁類的生活環境、生命習性有別於生在空氣中的其他畜牧業,因此而衍生出其獨特的管理模式,水產漁類要能養成,最先決的條件是要確保水中有充足的溶氧,水中溶氧不能有片刻時間低於其生命的忍受能力。因此維持水中溶氧是管理者最基本最不能有疏忽的工作,所以經營者:

        一、幾乎都沒有休假日,為預防因停電或溶氧機(水車)故障所造成的缺氧現象,必須值班守夜,在場時間相當長。也因此很多業者把住家搬到養殖場,方便看管。

        二、進行例常性的清池工作時,夜間顧水,清晨工作,時間緊迫,不得延緩,存在相當的緊張性。

        三、都是室外露天工作,要忍受日晒雨淋,颱風期間更須冒風冒雨巡池防水,期間的苦不難想像。

        四、鰻價波動頻繁。每每在價格跌落時,引發品質上的爭論,造成價格談判上的衝突,以致在交易完成前,業者要忍受內心的煎熬。

        五、養殖過程中,因疾病、天候、環境變化諸因素,引起鰻魚緊迫、進食不良,甚至死亡等症狀,管理者感同身受,往往也情緒低落,心裡異常緊迫。

  不知是跟鰻魚相處久了有感情,還是習慣於當個養鰻人家?或許兩者兼而有之吧!這些年頭來,實際有很多值得回憶,讓人眷戀,捨不得離棄,很希望繼續走走下去的點點滴滴:

        一、無制式時間限制,工作時程可自由安排,自由度高。本區大部分經營規模不大,每日所需作業時間多在2~3小時之間,閒餘時間較長,可自由運用。如果能閑熟於操作管理,習慣其工作步調,心理上就比較沒有壓力,生活應該可以很悠閒。

        二、養殖過程順遂時,鰻魚日日增長,肥滿健康,內心自然愉快清爽,就像飼養寵物一般鰻魚等同餘家中的一份子。

        三、大部分的年頭,養殖鰻魚還是有利可圖,因此常可令人沉浸於收成的喜悅中。 

水源利用問題 

  或許由於政府與媒體的宣染,水產養殖業成為超抽地下水,造成地層下限的罪魁禍首,這也造成這個社會上不少人對此行業的負面印象。對此問題,站在業者的角度,有必要釐清部分事實:

        一.本區的養鰻業者幾乎都是抽用地下水,包括百米深的深水井,五~十米深的淺水井。日平均注水量在5%上下,夏天較多,冬天較少。水源消耗量確實比一般農地多,但由於管理習慣的差異,用水量也有很大的差別,有些業者根本很少有餘水排出場外,所注入的水只是在補充下滲與蒸發掉的量而已。從近幾年來,水產養殖技術趨向循環水運用及生物科技改善底質,耗水量應會逐漸減少。

        二.地層下陷問題,台灣西部平原大都是沖積地質,尤其沿海一帶,生成年代更短,如果短時間內大量抽用地下水,必然引發地層下陷的現象,等到抽用與補注量重新達到平衡,下限問題就會穩定下來。鹿港沿海一帶已有十幾年不再有下陷的問題,這在很多盆地、沖積地經人為開墾後是很普遍的存在的問題。如果將此現象單獨歸罪於養殖業是很不公平的。況且自鰻魚草蝦的產量下滑後,養殖面積也已大幅下降,地下水超抽量也跟著減少。

        三.養殖用水最後到哪裡去,應該是討論水資源利用必定要探討的,養鰻用的是淡水,非海水,不會鹹化地層,養殖用水大多消耗在下滲與蒸發,對地下水的補注比一般農地多得多,實際排放的量並不多。養殖池大多建在農業區,在離海邊較遠的地方,其排放水大多排入灌溉溝渠,輪為農田用水,因有機營養源含量豐富,反而是較理想的灌溉用水。在近海邊的池子,吾人可明確看到其排水溝及附近水域溝漕有較佳的生態環境,遠比受其他污染源所污染的水系,健康多了。

  基於以上諸觀點期望社會大眾,不要以地層下陷的元兇成見看待養鰻業者,業者會更用心於水資源的有效利用。

何去何從

  近幾年的低迷景氣,讓不少業者意興闌珊﹔無意繼續經營,這個時候,確實應該重新思索,這項產業是否有繼續經營下去的時空環境?是否值得繼續經營下去?

        一.消費市場有何變化?十年前全世界鰻魚的市場幾乎全集中在日本,近十年來日本市場的消費量仍持增加,另外中國大陸、韓國也有明顯的成長。十年之間消費總量增加一倍。所以消費市場是可樂觀預見的。而新增的生產量主要來自大陸地區的歐洲鰻及日本鰻的大規格化。去年大陸產區生產的歐洲鰻,因藥物殘留問題,往後幾年已不易再增產。日本鰻的大規格既已大規格化,就表示已不可能在更大規格化,且日本市場的消費習性,應該也不是那麼容易改變的,是以個人相信供給過剩的問題會很快紓解,鰻價會回復到較合理的價位。

        二.競爭力是否改變?鰻魚養殖的主要成本有鰻苗、飼料及工資、電費等雜項費用三大項,就這幾年來所得的各類資訊可知:在各國產區中,後兩項成本台灣是最低的。而鰻苗在各國的流通性也很暢通,價格差異不大,因此在台灣的養殖成本是較低的。至於通路成本,則加工鰻較不具競爭力,活鰻出口相對於大陸產區是比較有競爭力的。

        三.產業興衰的週期性?台灣養鰻三十八年的時間,經歷過三次價格非常低迷的淬煉。巧合的是,都相距11年,這種十年左右的時間形成一次產業的景氣循環週期,在很多行業都出現過,是否在鰻魚業也會出現呢?若有,是否表示經歷過三至四年的景氣谷地之後,將有機會再創一波呢?時間未到,作任何預測都是多餘的,但是如果還想繼續養這尾鰻魚,業者是沒有悲觀的權利。

  鰻魚業是策動台灣水產養殖業從粗放式進步到集約養殖的魚種,對養殖業整體技術的提升,鰻界前輩先進功不可沒。近年雖有挫折,應也是激勵業者化危機為轉機的關鍵時刻,如果事猶可為,甚至還想傳給下一代,是不是應以更積極的態度去面對。

  四.持續提升競爭力─提升品質,降低品質。就個人感覺業界這十幾年的努力,進步是有限的,還有相當的空間等待業者去提升。

  五.水資源與電力能源的節約,這是降低成本的項目,也是業者對社會資源有效的利用。

  六.業者是靠這尾鰻魚維持生計的,鰻魚為我們犧牲,我們是否也該由生態世界的角度去盡一些義務,為維護生態平衡,作些奉獻回饋大自然?

  七.如果業界仍存有永續經營的想法,是否該做較長遠的規劃:將產業經營與人生相結合,營造低風險,有利可圖的新環境,同時讓家族生命往更具意義的方向發展。

結語 

        提起養鰻業的種種,其實就是回顧自己浸淫於此一行業的歷史,養鰻業以後要如何發展,關係著個人事業往後發展的空間。回憶這些年來自己在池水裡、在污泥中裹著一身的鰻黏液,虛度了人生最有生命力的的年代,想起來真要緊張一陣。一條鰻魚看起來可以只是一條鰻魚,也可以是一門極其深奧的大學問。端看觀看者如何觀之。籠籠統統說了一堆,還請師長、業界先進海涵。